【讀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學會寫作,這些能力也能水到渠成】
#100天主題式閱讀分享
#品牌行銷類
007/100
▍Why:如何運用這些寫作技巧在職涯品牌上?
2020疫情爆發,經營自媒體在今年正式成為顯學,而經營自媒體很重要的一項基底能力是-「寫作能力」。
然而事實上,許多人要他們談一項自己專業的議題是侃侃而談、口若懸河的,但要轉譯成文章,就變得很困難了。
但寫作真的那麼難嗎?沒有想要經營自媒體的人也要學會寫作嗎?要!因為這些寫作技巧其實也是思考、有效溝通的基本功!但問題是,這些寫作技巧到底可以怎麼實際運用呢?
▍How:開始寫作前先用心生活
「文學應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當作家之前,須先成為生活家。」—散文家石德華
我在第一次日更100天挑戰成功後得出一個結論-「必須比平常更用心生活」你才能夠每天想出那麼多話題跟讀者聊天。
在每一件事情發生的當下,去感受自己的感覺,去覆盤事情的整個經過,去假設如果今天不這麼做,會更好嗎?
長此以往,就會有源源不絕的素材可以寫作。
▍What:學會出場力與聊天力,簡報提案無往不利
1.出場力:先把梗丟出來吸引目光
現代人吸取的資訊過多,耐性不夠;老闆每天要決策的內容很多,時間不夠。
雖然時間、耐性不夠都是事實,但造成這些事實的核心是,沒有在一開始就吸引他們,讓他們願意放棄其他的行程聽你說話。
我們寫作熟知的「起承轉合」結構,在這樣狀態下,節奏稍嫌太慢,可能才講一些,老闆就要你講結論,但沒關係,我們把結構調換一下就好,把結構改成「轉起承合」,而「轉」就像是我們常說的梗,先把梗丟出來,把誘餌丟出來,就會引起聽眾的好奇心,想知道你什麼時候破梗。
2.聊天力:靠對人的興趣蒐集優化靈感、改善計畫
書中提到「真正的創作是不靠靈感的,靠的是『對人的興趣』」
雖然工作經驗不算資深,但我一向喜歡和人聊天,正確來說是聽別人的煩惱。那些煩惱裡面,其實藏著可以優化的靈感,甚至是商機。
這樣習慣是從小養成,我大概是有種讓人容易傾訴的特質吧,不管熟不熟,對方很容易向我傾訴出自己的困擾,而我也從這些困擾裡面,常常去思考哪邊出了問題,而哪邊又可以更好?
主管也曾經讚賞過我,他認為明明我們都是人資,為什麼每次跟老闆報告週報時,我總能夠提出不同洞察與優化計畫,而他卻比較少做到這部分。
當然責任程度不一樣,如果我跟主管一樣日理萬機,也許我也沒這麼多時間做洞察了。
所以,試試把出場力和聊天力運用在不管是自媒體經營或是個人職涯品牌經營吧!
親身試驗過,這是兩個很好用的方法!